节点文献

水稻库源遗传生理学研究──Ⅱ 水稻不同时期主栽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研究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六个水稻主栽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近四十几年来育成的品种(组合)与高秆品种南特号相比,增产4.7%(矮脚南特)至42.5%(汕优63)。新育成的品种生育期一般较长。株高的变化从130cm左右降至80cm左右,再变迁为目前栽培品种的110cm左右;新育成品种(组合)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单位面积总粒数的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化对产量增加影响较小。从单位面积总粒数的变化情况看,有2/3来自德粒数的增加,1/3来自穗数的增加。

【关键词】 水稻生物学特性产量构成育种
【基金】 省自然科学基金
  • 【文献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 编辑部邮箱 ,1996年04期
  • 【分类号】S511.01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70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