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传统医学“心病”论治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祖国传统医学历来非常重视对人的心理卫生的研究,以及对“心病”的辩证论治。华佗在《青囊秘录》中有一段精辟的论断:“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则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未病,若夫以树木之枝皮,花草之根蘖,医人疾病,斯为下矣。”这段论述不仅指出了人的“形”、“精”与“神”、“气”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神荡、气歌将导致身心昏疲,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而且强调了治病要先“医心”,后“医身”,再“医病”,对“医心”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心病s还须心药医”之说。所谓“心药””光始于佛学,常指佛法而言

  • 【文献出处】 健康心理学 ,Heath Psychology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1994年02期
  • 【分类号】R229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39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