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水稻可生长季利用问题的估算
【摘要】 <正> 这里说的水稻可生长季,是指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2℃始至秋季气温下降稳定通过22℃日后推30天止时段的日数。根据这个原则,各地区的水稻可生长季将为各自地区的气温条件所决定。在按气温决定可生长季前提下,探讨某一地区的水稻可生长季利用问题,对揭示该地区的水稻生产潜力,将有所补益,本文结合黔东南州光温条件试行此项初探。 一、不同类型地区的水稻可生长季 长期来,黔东南州的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但由于各地海拔高度不同,相同时段间气温差异大,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水稻可生长季各别。以1961—1980年20年的旬平均气温资料(略)所求的气温变演规律的曲线回归方程而估计的水稻可生长季天数是:该地区内极差达56天。以麻江为代表的冷凉地区可生长季为175天;以雷山为代表的温凉地区为184天;以凯里、镇远、天柱为代表的温热地区分别为192、195、199天;以榕江为代表的高温地区为231天(表1)。
- 【文献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1985年03期
- 【下载频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