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EAC花环试验的方法和影响因素的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 现知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膜免疫球蛋白(SIg)、Fc受体与补体受体,为此建立了相应的体外检测方法,其中以测定SIg的方法较为多用,但需借助荧光显微镜检查,推广时受到仪器的限制。测定补体受体的EAC花环试验虽然不能检出全部B细胞,但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易于推广。如果操作方法恒定,可得重复结果,作为B细胞计数的方法仍为许多实验室所乐用。 EAC花环试验中,“E”指红细胞,“A”指抗红细胞抗体,“C”指补体。因带补体受体淋巴细胞(CRL)上的补体受体仅对补体C4b及C3裂解成分C3b、C3d呈特异性结合,因此测定补体受体必需要有活化的C3及证明C3与相应受体结合的指示系统。现知红细胞可与相应抗体呈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EA),后者通过补体传统途径活化补体而产生C3然后EA与C3结合形成EAC。凡带C3受体的淋巴细胞可通过C3受体与EAC结合形成花环,据此可计数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 本文介绍一年来我室所用EAC-花环试验的方法、影响因素与点滴体会。

  • 【文献出处】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 编辑部邮箱 ,1979年02期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50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