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生存权、水人权:缺水地区人民雨水集蓄权的宪法权利属性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A Legal Study of the Human Rights Problem in Water-Lacking Areas
【下载频次】 ★★★★★
【作者】 雨水集蓄利用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组; 贾登勋;
【英文作者】 Workshop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Project; Legal Division (School of Law;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法学院 甘肃兰州;
【文献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生存权; 水人权; 雨水集蓄利用; 雨水集蓄权;
【英文关键词】 life rights; “water human rights”; rainwater collection; rainwater collection right;
【摘要】 生存权的思想自古就有,但是不成体系。近代早期的生存权,也不能积极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于是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生存权理论,即以积极保障公民生存条件为其基本特征,至二战后生存权理论得到各国宪法的承认并日益国际化。水人权是生存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水人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众多国内法的承认,我国干旱缺水地区人民的雨水集蓄利用权属于水人权的范畴。水人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很多,但是我国干旱缺水地区人民的雨水集蓄权是水人权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这一点从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不同于丰水地区雨水集蓄的特征可以看出来。这样一种具体的水人权在我国立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现,但是相关立法和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英文摘要】 The concept of life rights has been available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but has nev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et perfected and systemized.Life rights in the modern sense are based on the conviction that all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living must be guaranteed the citizens.Water supp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life rights,hence the term“water human right”.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project in the arid areas in China is thus not only of economic significance but also a matter of the human rig...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法律问题研究”(06FXF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西部缺水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法律问题研究”(05JA820012)资助.
【更新日期】 2007-03-26
【分类号】 D922.66
【正文快照】 近代早期倡导的生存权观念是针对封建专制任意剥夺人的生命而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主张国家秉持消极不作为的准则,不得任意剥夺社会个体的生命。进入20世纪以来,生存权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国家积极作为论,即认为在不得任意侵犯公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国家还应该积极作?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政治、法律
  法律
   中国法律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水法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