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芸薹属植物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的克隆与A/C基因组的分子鉴别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
【作者】 武玉花; 肖玲; 吴刚; 卢长明;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武汉;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芸薹属; 脂肪酸延长酶基因; A/C基因组; AvrII;
【摘要】 通过同源序列法,从我国大面积栽培的高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低芥酸品种“中双9号”的基因组中克隆得到脂肪酸延长酶基因,并对它们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中油821FAE1基因全长1521bp,没有内含子;中双9号FAE1基因全长1517bp.分析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的FAE1基因,在DNA水平上共发现3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2.03%),在蛋白质水平上有7个氨基酸位点出现变异.进一步分析表明,有18个核苷酸变异是A/C基因组特异性变异,而且95%(17/18)A/C基因组特异性核苷酸变异都是同义突变.第1217位的核苷酸变异导致A基因组的FAE1基因不能被AvrII识别,而C基因组的FAE1基因可以被AvrII识别.用核酸内切酶AvrII酶切供试材料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的FAE1基因序列,证实甘蓝来源的FAE1基因序列可以被AvrII识别并酶切,白菜来源的不能被AvrII酶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AvrII酶切FAE1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仅可以识别白菜和甘蓝,而且可鉴别甘蓝型油菜的A/C基因组.此外,FAE1基因还可用作转基因油菜花粉漂移检测时的标记基因,为基因漂移风险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370891,30471099); “973”项目(2006CB101600)
【更新日期】 2007-04-19
【分类号】 Q943.2
【正文快照】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起源于白菜(Brassica rapa,AA,2n=20)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CC,2n=18)的天然杂交与染色体组加倍[1].甘蓝型油菜基因组的多数基因都以多拷贝形式存在,同源基因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例如,在白菜和甘蓝中,芥酸遗传受单个基因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生物科学
  植物学
   植物细胞遗传学
    植物基因工程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