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优良小麦转基因受体品种的筛选及成熟胚半胚培养的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Selection of Transgenic Recipients from Elite Wheat Cultivar and Study on the Half Mature Embryo Culture
【下载频次】 ★★★★★
【作者】 叶健; 王小霞; 符书兰; 唐宗祥; 吴峰; 张怀琼; 任正隆;
【英文作者】 YE Jian et al(Key Laboratory of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aan; Sichuan 625014);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雅安; 四川雅安;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文献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1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小麦; 幼胚; 成熟胚; 组织培养特性; 植株再生;
【英文关键词】 Wheat; Immature embryo; Mature embryo; Tissue culture response; Plant regeneration;
【摘要】 为了筛选具有良好组织培养特性的优良小麦品种作为转基因受体,使转基因小麦能尽快得到应用,对4个小麦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以及7个小麦品系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考察其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成熟胚成愈率都达90%以上,但不同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率存在很大差异:7个小麦品系的植株再生率都低于20%,而4个小麦品种的植株再生率都达35%以上,幼胚成愈率及植株再生率都分别达90%和62%以上。该研究为小麦的遗传转化提供了几个新的优良受体品种。该研究进行成熟胚培养时,采用半胚培养的方式,一方面有效地克服了成熟胚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萌发的现象,另一方面提高了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多苗的能力。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小麦胚培养的参考。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screen elite wheat cultivars with good tissue culture response as recipients of wheat transformation and to speed up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wheat,the immature and mature embryos of four wheat cultivars: Mianyang 11,Chuannong 12,Chuannong 17,Chuannong18 and seven wheat lines,which were used for area test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04,were cultured in vitro.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an callus induction rate of mature embryos was over 90%.However,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mong ...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2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579)
【更新日期】 2007-06-13
【分类号】 S512.1
【正文快照】 转基因方法在小麦的改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转基因小麦的实际应用还受到限制,主要原因:一是不能找到大量合适的外源基因受体;二是小麦组织培养方案中外植体的选择范围狭窄,主要集中于幼胚和成熟胚2种外植体。前人在小麦成熟胚的离体培养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1-2],然而,小麦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小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