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Mg掺杂对LiFePO_4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Influence of the Mg-substitution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LiFePO4
【下载频次】 ★★★★★
【作者】 胡环宇; 仇卫华; 李发喜; 赵海雷; 王碧燕;
【英文作者】 HU Huan-yu; QIU Wei-hua; LI Fa-xi; ZHAO Hai-lei; WANG Bi-yan(Department of inorganic nonmental materials;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北京;
【文献出处】 电源技术 ,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FePO_4; Mg掺杂;
【英文关键词】 Li-ion battery; LiFePO4; Mg-substitution;
【摘要】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为了改进LiFePO_4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我们采用Mg对其进行了体掺杂。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Mg掺杂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的加入不仅会提高材料的比容量,而且还降低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电位。但在Mg替代Fe的同时,材料的晶胞体积减小,可能会造成离子导电的降低。研究发现,当Mg的掺杂量为10%(摩尔百分数)时,材料表现出较优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可以提高到129mAh/g。当Mg掺杂量达到20%时,比容量下降到108mAh/g,且高倍率性能较差。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te capability, the Mg-substituted LiFePO4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was studied. Influence of Mg substitution on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LiMgxFe1-xPO4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SC?XRD and charge-discharge tests. The doping of Mg could not only increase the capacity but also hold down the polarization in cycling processes. The lattice volume decreased when the Mg content increased, which made Li ionic conductivity reduce. When x was 10%, th...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50272012)
【更新日期】 2006-02-28
【分类号】 TM912
【正文快照】 自Goodenough[1]等人报道了LiFePO4可以作为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以来,近年来LiFePO4材料成为众多研究小组的研究焦点。与传统的正极材料LiCoO2、LiNiO2和LiMn2O4相比,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具有环保、低价格、较高比容量和安全的优点,但它较低的电子电导严重影响了其高倍率性?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蓄电池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