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确定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Studies on the Determination and the Basic Properties about the PathogenicToxin of Brown Spot Needle Blight Fungus (Lecanosticta acicola)
【下载频次】 ★★★
【作者】 祁高富; 叶建仁; 包宏;
【英文作者】 Qi GaofuYe JianrenBao Ho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210037);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上海市林业站;
【文献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VERSITY, 编辑部邮箱 1999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松树病害; 松针褐斑病菌; 真菌毒素;
【英文关键词】 Pine diseases; Brown spot needle blight fungus; Fungus toxin;
【摘要】 以MS液体培养基培养20d左右至菌丝大量生长并紧密交织成团时病菌即可大量产生毒素,病菌是否产孢对产毒量大小无显著影响。毒素原液中仅非蛋白质部分具致病活性,经高温高压灭菌15min后活性仍不丧失,且有所加强。该毒素在冷冻条件或灭菌后于室温下可保存两个月以上而不失活。毒素粗提液中活性成分为一类极性较大的物质,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可溶于正丁醇,微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苯,可被活性炭吸附并为甲醇所洗脱。毒素粗提液的pH值为60,渗透势为-122kPa,经试验确定毒素粗提液的毒性非溶液的酸度或渗透势所致,从而进一步确定了病菌人工培养滤液中存在具致病活性的毒素物质。
【英文摘要】 Brown spot needle bligh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ine diseases in south China.MS liquid medium was selected as the most suitable medium producing brown spot needle blight fungus toxin(LA toxin)by comparing with several other culture media.The fungus could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the toxin when it was cultured in MS liquid medium for 20 days.It is not evidently affected on the toxin production amount if the culturing fungus has produced the spores.The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
【分类号】 S763.15
【正文快照】 植物病原菌的致病因子主要有三大类:毒素、激素和酶。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是发生在我国南方松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对该病害的致病机制研究中发现松针褐斑病菌的人工培养滤液可致松针或松苗萎焉,初步研究表明该培养滤液中可使松针或松苗?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林业
   森林保护学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害及其防治
      侵染性病害
       真菌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