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不同人工林土壤水分涵蓄量的初步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
【作者】 罗宁; 孙桂英; 刘桂华;
【作者单位】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
【文献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1999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人工林; 林分类型; 涵蓄潜力;
【摘要】 不同类型人工林的定位测定的结果表明,林分枯枝落叶层最大持水量为 13.78~25.92t/hm 2,其中以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 Eng elm .)纯林最大,杉木[ Cunning ham ia lanceolata ( Lam b.) Hook]纯林次之,纯茶[ Cam ellia sinensis ( L.) O. Ktze]园最小;枯枝落叶层有效涵蓄量为8.71~16.64t/hm 2,其中湿地松纯林最大,杉木纯林次之,杉、檫( Sassafras tzum u H em sl.)混交林最小。林分土壤最大蓄水量为 2 562~3 507t/hm 2,其中湿地松、茶混交林最大,杉木、马尾松( Pinus m assoniana Lam b )混交林次之,裸地最小;土壤涵水量为 280.2~850.2t/hm 2,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最大,灌丛次之,裸地最小。从林地总体涵蓄量看,枯枝落叶层所占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涵蓄量为土壤层。从林分类型看,林地涵蓄潜力以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最大,灌丛次之。因此,在试验地区,营造水源涵养林应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林分类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
【分类号】 S714.2
【正文快照】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通常情况下,森林所具有的这种功能是通过林冠、地被物和林地土壤这3个作用层而发挥的。据国内外很多学者报道[1~3],在上述各层次中,林地(包括死地被物和土壤)的涵蓄能力是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不?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林业
   林业基础科学
    森林土壤学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