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Effects of Three Aquatic Plan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Depletion of Rhizosphor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作者】 刘艳青;
【导师】 李辉信; 王庆海;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土壤学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南京农业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2-02-23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根际土壤氮、磷消耗; 土壤结构;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磷脂脂肪酸;
【英文关键词】 aquatic plants; consumption of rhizosphere soi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oil structur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中文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研究表明,植物缓冲带在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缓冲带内植物生长消耗氮、磷是去除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机理之一此外,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植物通过影响土壤结构(土壤疏水性、团聚体稳定性),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结构,从而也间接导致不同植物对土壤氮、磷消耗的差异,尤其是对根际氮、磷耗竭的差异显著。因此本文通过在温室内种植千屈菜、水生鸢尾和菖蒲模拟研究:(1)三种水生植物生长下,土壤疏水性、团聚体稳定性变化;(2)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3)三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累积;(4)根际土壤中氮、磷的变化;(5)比较在土壤、植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不同水生植物对根际土壤氮、磷的耗竭效应。主要研究如下: 干筛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比例随种植植物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0.25 mm的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大(76.4-87%),随种植时间的推移,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5-10 mm和2-5 m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大小依次是:水生鸢尾>千屈菜>菖蒲,且同种植物下2-5 mm团聚体稳定性大于5-1...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due to massive population,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Study proves that plant buffer strips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removing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ants (nitrogen, phosphorus). The consump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plant growth in buffer strips is one of the main mechanisms to remov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ants. Through affecting the soil structure (soil ...
【更新日期】 2012-03-29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
   土壤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植物系统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