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的方法,观察以痛为腧中药外涂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中医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思路和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即在患者疼痛部位,不配合其他穴位,治疗点可随着疼痛部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每次治疗都选择最明显的压痛点。将60例癌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芎止痛酊(由生川乌、生草乌、川芎、乳香、没药、土鳖虫和冰片各20g研末浸入75%的乙醇500ml中,浸泡1周后回流提取)外涂于癌痛相应的体表治疗部位,每天5—8次,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WHO三阶梯给药原则口服给药。轻度癌痛:阿司匹林25一100mg,口服,4一6小时1次;中度癌痛:可待因30一60mg,口服,4一6小时1次;重度癌痛:吗啡,首次10一30mg,口服,4一6小时l次,因个体差异很大,应调整给予合适剂量。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 90.00%,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4.22±5.61)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