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不同灸法的抗炎效应及其HSP70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reating RA with Different Moxibustion Methods and Its Mechanism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作者】 马腾;
【导师】 刘旭光;
【学位授予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针灸推拿学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5-27
【关键词】 灸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炎; HSP70;
【英文关键词】 Moxibus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HSP70;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温和灸和瘢痕灸)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效应,探索HSP70在不同灸法抗炎效应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以下简称“空白组”)、RA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瘢痕灸组和温和灸组,每组10只。以福氏完全佐剂(FCA)造模,艾灸“肾俞”治疗,采用足容积法测足肿胀度,ELISA法测定血清IL-1、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炎症组织、下丘脑HSP70的表达。 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瘢痕灸组、温和灸组大鼠右足肿胀度显著增加(P<0.01);经艾灸治疗后,瘢痕灸组和温和灸组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温和灸组与瘢痕灸组足肿胀度比较有降低趋势,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血清IL-1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经艾灸治疗后,温和灸组和瘢痕灸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瘢痕灸组与温和灸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NF-α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经艾灸治疗后,温和灸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瘢痕灸组明显低...
【英文摘要】 Objective:On the basis of observing the different moxibustion methods(scarring moxibustion and moderate moxibustion) for experimental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model rats'anti-inflammatory effect,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HSP70 in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different moxibustion methods。 Methods:Fourty health SD rats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lank), the RA model grou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odel), moderate moxibus...
【更新日期】 2011-07-12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刘旭光    导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1] 罗薇.艾灸调控实验性RA大鼠TC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2] 任继刚.艾灸治疗实验性RA大鼠的抗炎效应及对滑膜组织mPD-1、mPD-L1表达影响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3] 高秀花.艾灸治疗实验性RA抗炎效应的Th17/Treg平衡调节机制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4] 黎海军.艾灸治疗实验性RA关节骨破坏的破骨细胞机制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5] 贾敏.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巨噬细胞凋亡率及MIF影响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6] 王兴丽.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抗炎效应及对HPAA功能影响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7] 张义.基于数据挖掘的中风偏瘫现代针灸临床选穴规律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8] 魏宁.艾灸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G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9] 马腾.不同灸法的抗炎效应及其HSP70机制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10] 杨馨.艾灸调控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
   中医临床学
    针灸学、针灸疗法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