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棘头梅童鱼和黑鳃梅童鱼的形态学、遗传学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udies on Collichthys Lucidus and C. Niveatu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Markers
【作者】 马国强;
【导师】 高天翔; 孙典荣;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增殖养殖工程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海洋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2-12
【基金】 86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
【关键词】 棘头梅童鱼; 黑鳃梅童鱼; 形态学; 耳石; 线粒体全序列; 线粒体DNA控制区; Cyt; b; 更新世冰期; 分子系统地理学;
【英文关键词】 Collichthys lucidus; Collichthys niveatus; morphology; otolith; mtDNA; D-loop; Cyt b; Pleistocene Ice Age;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中文摘要】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与黑鳃梅童鱼(C. niveatus)同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梅童鱼属(Collichthys),均为我国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 本研究对两种梅童鱼开展了传统形态学、耳石形态比较、线粒体DNA全序列研究,分析了两种梅童鱼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明确两种梅童鱼的分类地位及其分化程度。此外,还以黑鳃梅童鱼为外群,对棘头梅童鱼5个地理群体进行了传统形态学、耳石形态、控制区序列及Cyt b基因序列研究。 1.运用形态学方法研究了两种梅童鱼共59个个体的形态差异。对两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臀鳍第一鳍棘、鳔侧枝、鳃腔和耳石等部位进行拍照,并开展了两种梅童鱼传统形态学的8个分节特征和14个量度特征的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梅童鱼除鳔侧枝数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可数性状均无明显差异;在7个量度特征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两种梅童鱼耳石的17组形态学数据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在7个变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耳石形态可作为梅童鱼两种间鉴别特征之一,且比传统形态学量度特征有较...
【英文摘要】 C. lucidus and C. niveatus, which belong to Perciformes, Sciaenidae, Collichthys, both are important economical species in China. Our study based on traditional morphology, otolith's morphology and completely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 lucidus and C. niveatus. Intensive studied the classification statu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 lucidus and C. niveatus. And through the method of traditional morphology, otolith's morphology and D-loop sequence, Cyt b gene...
【更新日期】 2011-05-10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水产、渔业
   水产基础科学
    水产生物学
     水产动物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