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纤维素酶性质及其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 Cloning of Cellulase from Symbiotic Fungus 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 of Dendroctonus Armandi
【作者】 高瑞霞;
【导师】 唐明; 陈辉;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微生物学
【学位年度】 2009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0-04-13
【关键词】 秦岭细粘束孢; 纤维素酶; 性质; 基因克隆; 华山松大小蠹;
【英文关键词】 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 cellulase; characteristics; gene clone; Dendroctonus armandi;
【中文摘要】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携带的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分泌纤维素酶的组分、产生条件和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克隆了秦岭细粘束孢分泌的主要纤维素酶CX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秦岭细粘束孢可以分泌内切葡萄糖苷酶(CX)、外切葡萄糖苷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BG),具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CX的酶活始终比C1和BG大,优化后CX酶的最大酶活为35.215 U,分别是C1和BG最大酶活的13.662倍和8.780倍,是秦岭细粘束孢分泌的主要纤维素酶组分。 2.正交试验表明秦岭细粘束孢分泌CX、C1和BG的最适条件各不相同,产CX的最佳条件为29℃、6 d、起始pH4.0、摇床转速150 r·min-1;产C1最佳条件为29℃、5 d、起始pH5.0、摇床转速130 r·min-1;产BG最佳温度为25℃,其他条件同C1。温度、转速、起始pH和时间4个因素对秦岭细粘束孢产3种酶组分的影响各不相同,影响最大的是温度,...
【英文摘要】 The cellulase components produced by the symbiotic fungus 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 of Dendroctonus armandi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by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Furtherm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ellulase component were tested and the gene of major cellulase CX was cloned through PCR. Subsequently the sequence of the gene fragment was analyzed.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 had a complete cellulase system which can excrete...
【更新日期】 2010-05-04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林业
   森林保护学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