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EMS诱导甘蓝型油菜耐旱突变体的筛选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creening of Drought Tolerance in EMS Mutants from Rape (Brassica Napus L.)
【作者】 吴文波;
【导师】 胡奎;
【学位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学位年度】 2011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西南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8-01
【关键词】 突变体; 油菜; 耐旱性; 隶属函数;
【英文关键词】 mutant; rapeseed; drought tolerance ability; membrane permeability;
【中文摘要】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干旱农业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主要集中在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上,而对油菜耐早性的研究较少,耐旱品种的分子育种研究就更少。 本实验以EMS诱导甘蓝型黄籽油菜GH18突变形成的850份突变体为材料,从芽期、苗期两个时期多个角度分析了突变体材料的耐旱性能,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甘蓝型黄籽油菜发芽、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别直接和综合地比较了不同材料间的耐旱性,筛选出了适合的鉴定指标和耐早突变体材料,为耐早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种质资源,也适用于抗旱遗传学研究。 首先在实验室内对挑选出的850份突变体材料进行了发芽试验,并从中挑选出耐旱性好的材料,然后再对已筛选出的芽期耐早性材料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并最终筛选出苗期和芽期均耐早的甘蓝型油菜材料。 芽期:芽期耐早性鉴定采用的是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法,以芽长、鲜重、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5个性状的耐旱系数以及隶属值作为耐旱性评价指标。芽长、鲜重、活力指数3个指标对模拟干旱的反应很明显,其处理值明显低于对照,发芽势处理稍低于对照,发芽率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突变群体材料间的耐旱性较大遗传差异。活力指数...
【英文摘要】 With the increase of climate change,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ing worse, so drought research about crop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Lots of comprehensive and deeply researches on drought tolerance ability have been conducted in corn, wheat and so on, while those in rapeseed are just a little, especially in drought-tolerant mutant. Rape mutant 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by treating the rapeseed GH18with EMS.and it conclouds 850 lines. The drought tolerance of these 850 mutants lines and GH1...
【更新日期】 2011-08-29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胡奎    导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1] 张建海.灰毡毛忍冬与野菊间作套种及有效成分研究[D]. 西南大学,2009
[2] 吴文波.EMS诱导甘蓝型油菜耐旱突变体的筛选[D]. 西南大学,2011
[3] 吴建勇.微小毛霉(Mucor.pusillus)△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 西南大学,2007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油菜籽(芸薹)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