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离子液体辅助制备纳米氧化钇与氧化钕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作者】 方军;
【导师】 贺建勋;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制药工程
【学位年度】 2011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西北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7-12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纳米材料; 纳米氧化钇; 纳米氧化钕;
【英文关键词】 Ionic liquids; Nanomaterials; Nano-yttrium oxide; Nano-neodymium oxide;
【中文摘要】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溶剂,有着许多优良的特性:不挥发性、低熔点、宽的液相温度、低毒性、宽的电势窗,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良好的溶解性,高电导率和热稳定性;能够替代易挥发性化学溶剂,应用在化学合成、萃取分离和电化学等领域。离子液体在合成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尚处初级阶段,但这种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中,首先合成出六种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然后用这六种离子液体制备纳米氧化钇和纳米氧化钕,分别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离子液体在该过程中分别起到表面活性剂、配位体和包覆剂的作用,对产物的形貌及晶型均有重要影响。 文中详细考察了原料浓度,沉淀剂浓度,反应温度,离子液体浓度等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引入Lame模型对颗粒成核、长大的过程进行理论说明。采用TG、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现代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英文摘要】 As a new green solvent, ionic liquids have many excellent properties:non-volatile, low melting points, wide range of liquid temperature, low toxicity, large electrochemical window, good solvents for many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high ionic conductively and thermal stability; its can replaced volatile chemical solvents, and widely used in the organic chemical reactions, extrac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The use of ionic liquids in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
【更新日期】 2011-08-05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贺建勋    导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1] 石轩.合成气与苯烷基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D]. 西北大学,2022
[2] 李艳荣.添加剂对介质阻挡-电晕放电耦合法脱除NO的实验研究[D]. 西北大学,2018
[3] 毕文菲.DBD等离子体-催化剂协同催化甲烷转化研究[D]. 西北大学,2021
[4] 李秀林.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直接烷基化反应研究[D]. 西北大学,2018
[5] 赵茜.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反应网络的模拟与分析[D]. 西北大学,2017
[6] 陈湘琴.高稳定性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研究[D]. 西北大学,2016
[7] 葛仙娥.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与复配改性研究[D]. 西北大学,2016
[8] 汪洋.功能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脱除FCC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研究[D]. 西北大学,2016
[9] 马丽霞.龙门焦化厂废气排放特征分析及净化方案优化[D]. 西北大学,2014
[10] 张志.离子液体脱除柴油中碱性氮的研究[D]. 西北大学,2014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工程材料学
    智能材料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