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麋鹿AFLP分子标记系统的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评估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Establishment of AFLP Markers System and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for the Pere David's Deer
【作者】 匡叶叶;
【导师】 方盛国; 万秋红;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动物学
【学位年度】 2011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浙江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5-23
【关键词】 麋鹿; AFLP; 遗传多样性;
【英文关键词】 Père David's deer; AFLP; genetic diversity;
【中文摘要】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野生种群在经历了商周的鼎盛时期之后开始走向衰落。至十九世纪末,麋鹿在我国本土灭绝,而早期自我国引入欧洲的仅存18只个体被集中散放于英国的乌邦寺庄园,成为了全球现今3000多只麋鹿的奠基种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乌邦寺的麋鹿种群日渐扩大,并开始“对外输出”。其中,北京南海子“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于1985年重引入麋鹿38只,建立了麋鹿自本土灭绝以来我国的第一个人工散放式半放养种群。 然而,麋鹿在经历了十九世纪末极其严重的“瓶颈效应”以及其后乌邦寺庄园“对外输出”的多次“间歇性瓶颈效应”之后,究竟还保留着怎样的遗传多样性这一科学问题,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鉴此,本文在“建立AFLP分子标记检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南海子“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245只麋鹿的AFLP检测,获得了遗传多样性的相关参数,初步解答了学术界关注的上述问题,其主要结果报告于后: 一、麋鹿AFLP分子标记系统的建立 (1)提取高质量、无降解的基因组DNA。 (2)200-400ng的基因组DNA于37℃经0...
【英文摘要】 The Pere David's deer(Elaphurus davidianus) is a rare species peculiar to China and listed as the first grade of national key protected species. Since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3000 years ago, wild population was gone to declin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ile it became extinct in China, only 18 individuals were collected to form a breeding herd at Woburn Abbey, which were founders for the species now.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ex-situ conservation was started since the species at Woburn Abbey expanded...
【更新日期】 2011-06-21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各种野生动物驯养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