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Nutrients and Crop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作者】 王亚雷;
【导师】 郑建初; 郭文善;
【学位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学位年度】 2009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扬州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9-10-10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种植模式; 土壤养分; 作物产量和品质; 太湖地区;
【英文关键词】 Conservation tillage; Cropping pattern; Nutrient absorption; Crop yield and quality; Taihu area;
【中文摘要】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栽培方式,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农田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通过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研究,揭示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供肥特征与生长发育规律,为作物轻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试验于2007-2008年在苏州太湖地区农科所进行,设计三种种植模式、两种耕作方法和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共形成12个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长期定位几年后,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钾都比常规耕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保护性耕作分别比不还田增加4.2%、5.6%、9.6%、25.7%,以速效钾增加的幅度最高。 2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小麦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小,理论和实际产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且节本省工,培肥改土,避免秸秆田间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三种种植模式平均,翻耕秸秆还田的水稻产量最高,保护性耕作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在麦—稻模式下,WR1—R的平均产量为8991.6kg/ hm~2,比WR2—NR处理增产6.8%,比WR1—NR处理高7.1%。在黑麦草—...
【英文摘要】 Conservation tillage is a recently-developed farming practice in China, which affected cropland deco-environment and the growth of crops. In order to provide a solid techn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light-duty,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in crops, Conservation tillage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cropland eco-environment, crop growth,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2008 at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Institute of Taihu, Jiangsu with t...
【更新日期】 2009-10-27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学(农艺学)
   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