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复方中药内两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测定法的建立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Establishm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Immunoassay of Two Bio-Active Components from Some Compound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作者】 林纪昀;
【导师】 徐金森;
【学位授予单位】 厦门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细胞生物学
【学位年度】 2008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厦门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9-07-10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芍药苷; 甘草酸;
【英文关键词】 Monoclonal antibody; Paeoniflorin; Glycyrrhizic acid;
【中文摘要】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中药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单克隆抗体对中药成分进行测定等应用研究,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研究中药的方法。这种方法拥有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方便快捷等优点。 本研究将复方中药“芍药甘草汤”中主要成分芍药苷和甘草酸分别与蛋白载体连接,制成人工抗原。将合成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然后以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通过小鼠腹水大量生产抗体。得到的单抗经初步鉴定,证明其具有高效价、高敏感性以及高特异性。利用这两种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性ELISA方法,获得了以芍药苷和甘草酸浓度梯度和各自的反应OD值拟合出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式。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对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10种中成药提取液中的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的实际检测,并比照相应的HPLC检测结果,以验证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检测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测定结果显示,经ELISA检测的结果和HPLC的检测结果非常一致,绝大多数相对误差率在±5%之间。这说明应用单抗结合ELISA技术对中药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期待的是,本研究结果对目前普遍进行的中成药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HPLC检...
【英文摘要】 In this experiment,two 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 against major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glycyrrhizic acid(GA) and paoniflorin(PF) from the compound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were prepared based on the hybridoma technique and purified according to protein G chromatography.A sensitive enzyme-linked.......(ELISA) using these two anti-GA and anti-PF MAbs to quantify the glycyrrhizin and paoniflorin was established.The ELISA method was also successively used t...
【更新日期】 2009-07-26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徐金森    导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1] 邵幼岩.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中药材的免疫法测定[D]. 厦门大学,2008
[2] 蔡碧双.中药活性成分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测定法的建立[D]. 厦门大学,2008
[3] 林纪昀.复方中药内两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测定法的建立[D]. 厦门大学,2008
[4] 曲宁.热休克蛋白Hsp70 ATP-ADP转换活性及分子伴侣功能研究[D]. 厦门大学,2007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
   中药学
    中药化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