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作者】 朱纯阳;
【导师】 贺军辉;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学科专业名称】 有机化学
【学位年度】 2008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8-08-21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天然纤维素; 原位负载; 胶体溶液; 硼氢化钠;
【英文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Natural cellulose fibers; In-situ preparation; Colloid solution; Sodium borohydride;
【中文摘要】 从本世纪初开始,银纳米颗粒因其在抗菌、光学、催化、电子学及数据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获得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目前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分为负载型和胶体溶液型两种。传统的制备方法中,负载型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合成过程相对复杂;胶体型银纳米颗粒多依靠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维持溶液体系稳定,而过强的表面活性剂对银颗粒的反应活性及体系的应用性能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本论文采用天然纤维为载体原位负载了银纳米颗粒,避免了载体的预合成,且天然纤维素内官能团单一,有利于银纳米颗粒的均匀负载。同时以天然纤维素为固相分散基体,制备了银纳米颗粒胶体溶液,溶液中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提高胶体银纳米颗粒的反应活性及应用性能。在银纳米颗粒制备的基础上,对其抗菌和荧光增强性能进行了研究。抗菌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效果显著,且由于天然纤维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负载型银纳米颗粒将在医疗、卫生领域有重要应用。荧光增强实验表明,由于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胶体型银纳米颗粒的活性更好,荧光增强效率大大提高。
【英文摘要】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an intense field of research because of their vast number of significa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ntimicrobial, optics, electronics, catalysis, and data storage.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s on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focused on two major approaches: preparation of colloidal solution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in-situ form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solid matrices. For the in-situ format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 of most substrates are usually very comp...
【更新日期】 2008-10-09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贺军辉    导师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 朱纯阳.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
[2] 陈洪敏.无机氧化物介孔材料的自组装构筑及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
[3] 刘淑霞.薄膜及其它固相介质中金属纳米粒子的原位合成及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
[4] 陈学成.碳纳米管的制备新方法和应用[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工程材料学
    智能材料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