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氮素营养对不同年代小麦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机理的影响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Effect of Nitrogen Nutrition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Major Wheat Planted in Different Period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Basis
【作者】 张玉玲;
【导师】 劳秀荣;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植物营养
【学位年度】 2006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山东农业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6-11-03
【关键词】 氮素; 小麦; 产量; 品质; CO_2通量; 生理机理;
【英文关键词】 N nutrition; wheat; yield; quality; CO_2 flux; Physiology;
【中文摘要】 本试验于2004~200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气象实验站(36°11′N,117°09′E,,海拔128.6m)进行,选用了6个品种的小麦:碧玛1号、泰山4号、烟农15号、鲁麦14号、鲁麦23号、山农11号,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系统地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不同年代小麦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机理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氮素营养对不同年代小麦主栽品种矿质营养吸收分配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呈递减趋势;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土壤中的养分呈减少趋势;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 不同施肥处理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中的矿质元素含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全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全磷、全钾含量在中氮水平下最高;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植株中的全氮、全钾含量是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而全磷含量是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品种间比较,鲁麦14号和鲁麦23号的全钾含量较高,其他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 2.氮素...
【英文摘要】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2004 to 2005, in the agriculture weather experiment station in Tai-an City(36°11′N,117°09′E,,Elevation 128.6m). Effect of Nitrogen Nutrition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Major Wheat Planted in Different Period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Basis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six wheat species: B1、T4、Y15、L14、L23 and S11, by the technical root of combination of field experiment and chemical analysis.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Effect of nitrogen nutrition o...
【更新日期】 2006-12-16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劳秀荣    导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1] 孙伟红.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04
[2] 董玉良.施肥对麦棉套作复合群体中土壤生物活性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05
[3] 张玉玲.氮素营养对不同年代小麦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机理的影响[D]. 山东农业大学,2006
[4] 郝艳茹.小麦、玉米间套复合群体的营养效应及超高产特性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02
[5] 张昌爱.大棚土壤模拟酸化对蔬菜根系生态环境的影响[D]. 山东农业大学,2003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小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