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聚木糖酶在盐土三倍体毛白杨制浆中的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Xylanase in Pulping of Halophytic Triploid Poplar
【作者】 林皓;
【导师】 谭国民;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制浆造纸工程
【学位年度】 2004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天津科技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4-08-24
【关键词】 聚木糖酶; 生物漂白酶活APMP机理;
【英文关键词】 xylanase; biobleaching; enzyme activity; APMP; mechanism;
【中文摘要】 聚木糖酶助漂技术系由Viikari等于1986年首次提出。迄今为止,近2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该技术可提高化学浆的可漂性、降低漂液消耗和废水的污染负荷。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已获得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进入应用起步阶段。但是,对于其助漂机理,目前学术界尚在争议中,暂无定论。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聚木糖酶预处理硫酸盐浆的工艺条件的优化。选用聚木糖酶Ⅺ和Ⅻ,通过变化工艺条件(如:酶用量、pH值、温度、处理时间和浆浓等)对硫酸盐浆进行预处理,经后续漂白后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对聚木糖酶Ⅺ而言,最佳酶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6.86、浆浓12%、处理时间120min、酶用量30IU/g绝干浆;对聚木糖酶Ⅻ而言,最佳酶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4380、浆浓12%、处理时间120min、酶用量20IU/g绝干浆。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关于聚木糖酶预处理应用于APMP制浆可行性的研究。通过在APMP工艺流程的不同位置设置酶处理段来考察聚木糖酶处理对于成浆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木糖酶处理对APMP的成浆白度无明显影响。原因在于APMP浆未经过化学蒸煮,其...
【英文摘要】 The technology of xylanase-assisted bleaching was originally advanced by Viikari et al in 1986, and soon thereafter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technology could boost the bleachability of pulp,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bleaching liquor and cut down the pollution load of bleaching effluent. Presently,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abroad, whose application at home has entered the start-up stage. However, as for the mechanism, unanimousness has not reached yet.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co...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谭国民    导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1] 张业录.白腐菌在漂白废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D]. 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
[2] 林皓.聚木糖酶在盐土三倍体毛白杨制浆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2004
[3] 邹鸿春.三倍体毛白杨APMP制浆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2004
[4] 文琼菊.草类原料置换蒸煮及漂白的研究[D]. 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
[5] 李群.麦草原料生物预处理与酚类化合物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2001
[6] 张美云.非木材纤维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工艺与机理的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2004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造纸工业
    造纸工艺
     混合、调料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