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油管及螺纹无损漏磁检测的磁化方式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Magnetization Mode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n Tubing and the Thread
【下载频次】 ★★★★★
【作者】 周封; 刘利剑; 孙志刚;
【英文作者】 ZHOU Feng1; LIU Li-jian1; SUN Zhi-gang2 1.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2.State Administ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National Defence; Beijing 100048;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
【文献出处】 磁性材料及器件 , Journal of Magnet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6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无损检测; 漏磁检测法; 磁化方法;
【英文关键词】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agnetic flux leakage detection; mode of magnetization;
【摘要】 在无损漏磁检测中,目前采用的磁化方式多样,实现的难度和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励磁源、检测时间、检测的位置等对最终检测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磁化方式不但能够使漏磁信号达到满意的效果,也方便检测拾取信号。本文对目前应用于无损检测研究中的各种磁化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解析其优劣,适用的环境、条件。在应用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条件来选择最为合理的磁化方式,并结合油管及螺纹检测装置的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得出了采用铁心直流线圈内部磁化的漏磁检测法是最为合适的方式的结论。
【英文摘要】 The current methods used in the magnetization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re varied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realization and effect.Moreover,the excitation source,detection time,detection location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inal test results.Reasonable mode of magnetization is a condition to not only get satisfactory magnetic flux leakage signal,but also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the signal picking-up.All current modes of magnetization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were analyzed,compared,includi...
【更新日期】 2011-01-12
【分类号】 TH878.3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现代化的生产工作中,石油是不可或缺的能源。在采集、输送石油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输送石油管路的管口螺纹部分因受力、腐蚀等原因而损坏。损坏的油管会影响石油正常的生产、输送,会给生产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油管螺纹无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普?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机械、仪表工业
   仪器、仪表
    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
     无损探伤仪器
      磁力探伤仪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