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低浓度NaCl对高粱生长的影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Effect of NaCl at Low Concentration on Growth of Sorghum
【下载频次】 ★★
【作者】 王宝增; 王腾蛟; 王桂香;
【英文作者】 WANG Bao-zeng et al(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Langfang; Hebei 065000);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省大城县臧屯一中;
【文献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29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NaCl; 高粱; 叶绿素; 可溶性蛋白; 根系活力;
【英文关键词】 NaCl; Sorghum; Chlorophyll; Soluble protein; Root activity;
【摘要】 [目的]探究低浓度NaCl对高粱生长的效应。[方法]以非盐生C4植物高粱为材料,以Hoagland溶液为基础培养液,用NaCl3种浓度(5、10、20mmol/L)处理高粱苗,采用沙培法研究低浓度NaCl对高粱生长的影响。[结果]从长势上看,NaCl低浓度(5mmol/L)处理的植株长势要优于对照,NaCl中浓度(10mmol/L)处理的植株长势与对照相近或比对照略差,NaCl高浓度(20mmol/L)处理的植株长势明显比对照差。3种浓度处理中以低浓度NaCl促进高粱生长的效果最佳,主要表现在:与对照相比,高粱的根系活力增加16.2%(P<0.05);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分别增加9.4%(P<0.01)、7.9%(P<0.05)和9.0%(P<0.05);高粱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22.9%(P<0.05);高粱的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23.2%(P<0.01)和17.5%(P<0.05)。[结论]低浓度NaCl可以促进高粱生长。
【英文摘要】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aCl at low concn.on the growth of sorghum.[Method] With non-halophytes C4 plant sorghum as the material and Hoagland solution as the basic cultural liquid,the seedlings of sorghum were treated with NaCl at 3 kinds of concn.(5,10,20 mmol/L)and the effects of NaCl at low concn.on the growth of sorghum were studied by using sand culture method.[Result] From the view of sorghum growth vigor,the sorghum plant treated with NaCl at low concn.(5 mmol/L)was bette...
【基金】 廊坊市科技局指导计划(2009012010)
【更新日期】 2010-12-02
【分类号】 S514
【正文快照】 对植物而言,Na是一种特殊的元素。Subbarao等认为Na应属于“功能性元素”[1],也有人把Na定义为有益元素[2],Brownell则认为Na是C4植物的必需元素[3]。有关植物与NaCl关系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盐胁迫方面,但随着对钠元素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转向低钠盐对植物(特别是C4植?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高粱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