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秸秆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Problem and Prospect of Pretreatment of Straw
【下载频次】 ★★★★★
【作者】 刘睿; 万楚筠; 黄茜; 黄凤洪;
【英文作者】 LIU Rui1; WAN Chu-yun1; HUANG Qian1; 2; HUANG Feng-hong1(1.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2; China; 2.S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文献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5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预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 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英文关键词】 straw;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physical treatment; chemical treatm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摘要】 由于世界经济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而传统的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已无法满足供应,人们的目光开始聚集到新能源领域。其中使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实践应用并不理想,这涉及诸多因素,其中秸秆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难于直接被厌氧微生物利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秸秆预处理是提高秸秆原料利用率,加大产气量,缩短启动时间的有效手段。
【英文摘要】 Attentions paid to new energy domain since the traditional non-renewable petrochemical energy is unable to satisfy the energy demand as a result of rapid economical development.Although anaerobic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used to deal with agriculture organic waste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not ideal.Since straws slowly decompose in nature which resulted from both a high content of recalcitrant lignin and cellulose in particular,the pretreatment of straw is an effecti...
【基金】 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 武汉市科技项目(20062002063)
【更新日期】 2009-05-25
【分类号】 S38
【正文快照】 农作物秸秆是籽实收获后的含纤维成分很高的作物残留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秸秆[1]。我国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且产量巨大。我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109t。目前,我国处理农作物秸秆方式仍以燃料燃烧为主,这?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学(农艺学)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