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复合油藏压裂井产能的有限元分析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fractured wells in two-area composite reservoir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频次】 ★★★★★
【作者】 付春权; 尹洪军; 贾俊飞;
【英文作者】 FU Chun-quan; YIN Hong-jun; JIA Jun-fei(Key Laboratory of Enhanced Oil and Gas Recove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China);
【作者单位】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大庆; 黑龙江大庆;
【文献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不稳定渗流; 有限元; 垂直裂缝井; 产能; 复合油藏;
【英文关键词】 transient flow; finite element method; vertically fractured wells; productivity; composite reservoir;
【摘要】 建立任意形状复合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绘制垂直裂缝井产能动态典型曲线.结果表明,裂缝导流能力、表皮效应及储层非均质性对压裂井产能有显著影响.导流能力越大,压裂井的产能越高,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能增加幅度减小;表皮效应越严重,裂缝井的产能越低;压裂井产能随着外部区域与内部区域流度比的减小而减小.
【英文摘要】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transient flow of finite conductivity vertically fractured well in composite reservoir with arbitrary shape is established and solv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well bore storage factor and the skin factor are introduced by Laplace transformation and Stethfest inversion.And its typical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curves are drawn and analyzed.By analysos,it shows that the fractural conductivity,the skin effect and the heterogeneity all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f...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4020);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21003)
【更新日期】 2008-06-06
【分类号】 TE328
【正文快照】 人工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增产措施之一,分析压裂井的压力动态和产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关压裂井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在压力动态分析方面,刘慈群等对不稳定渗流和试井分析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2].在产能预测和分析方面,PRATS M、尹洪军等相继研究了有限和无限导流垂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