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红曲霉固态发酵控制条件对色素及桔霉素生产的影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Influences of the Control Conditions of Monascus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Pigment and Citrinin
【下载频次】 ★★★★★
【作者】 张红梅; 靳赛; 伍家发; 牛明福; 龚明贵;
【英文作者】 ZHANG Hong-mei et al(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3);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黄河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河南郑州; 河南洛阳;
【文献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17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红曲霉; 色素; 桔霉素; 固态发酵;
【英文关键词】 Monascus; Pigment; Citrin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摘要】 [目的]探讨红曲霉固态发酵控制条件对色素及桔霉素生产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红曲霉(FF-6202)固态发酵的条件,研究发酵过程中烘干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及翻曲次数对色素和桔霉素的影响。[结果]50℃时桔霉素的含量最大。随着温度升高,色素和桔霉素损失增大。桔霉素的生成量随着固态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到96h时达到最大。所产色素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多,12%接种量时为最多。变温培养时红曲霉产桔霉素量增加,恒温培养时色价高于变温培养时。降低固态发酵翻曲次数,可同时降低桔霉素和色素的产量。[结论]红曲霉固态发酵最佳控制条件为:烘干温度50℃,发酵时间在96h内,接种量12%,温度恒温34℃,发酵后期的翻曲次数减少为1次。
【英文摘要】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trol conditions of Monascus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pigment and citrinin.[Method] Through changing the conditions of Monascus solid-state fermentation,the effects of drying temperature,fermentation time,inoculum amount,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turning frequency on pigment and citrinin during fermentation were studied.[Result] The mount of citrinin was maximal when temperature was 50 ℃.The losses of pigment and citrinin...
【更新日期】 2008-08-07
【分类号】 TQ929
【正文快照】 中国利用红曲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红曲霉菌生产的天然色素,具有着色性能好、色调丰富等特点。由于化学合成色素有毒副作用,用天然红曲色素代替合成色素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的着色已成为发展趋势[1]。近年来,法国学者Blanc等在红曲霉的液态发酵色素与真菌毒素桔霉素方面进行?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化学工业
   其他化学工业
    发酵工业
     其他发酵工业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