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Effects of using different slow release fertilizers for spring wheat yield
【下载频次】 ★★★★★
【作者】 张树清; 武翻江; 牛建彪;
【英文作者】 ZHANG Shu-qing~(1; 2); WU Fan-jiang~2; Niu Jian-biao~3 (1.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CAAS; Beijing100081; 2.Soil and Fertilizer Work Station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730020; 3.Agri-tec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Yuzhong County; Lanzhou730100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甘肃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 100081甘肃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兰州;
【文献出处】 土壤肥料 , Soils and Fertilizers,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缓释肥料; 春小麦; 产量;
【英文关键词】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spring wheat; yield;
【摘要】 通过对Triabon和Field两种缓释肥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料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均可达到100d,但Triabon缓释效果优于国产的Field。施用缓释肥料Triabon600kg/hm2,春小麦单产7083kg/hm2,比对照增产42 5%,且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对照增加明显,Field次之。施用缓释肥料的籽实、茎叶N、P、K携出量分别比等NPK养分混配肥料S提高了2 4%~14 8%,5 6%~21 2%,8 0%~11 3%。缓释肥料的N利用率达到37 2%~60 9%,P利用率24 7%~40 3%,K利用率71 3%~81 9%,减少了肥料损失。
【英文摘要】 Through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2 slow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s of Triabon and F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low-release effects of the fertilizers was obvious with the nutrient releasing postpone. The effect period of 2 slow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s for spring wheat was more than 100 days, and the effect of abroad Triabon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domestic Field. After applying 600 kg/hm~2 of Triabon the yield of spring wheat was 7083.3 kg/hm~2 higher than that of CK, with increasing by 42.5%. Spik...
【基金】 国家 948项目 :“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增产关键技术引进”中新型肥料引进的一部分
【更新日期】 2005-08-19
【分类号】 S512.12
【正文快照】   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肥料利用率却一直很低,氮为30%~40%,磷为10%~20%,钾为40%~60%[1]。尤其氮的损失最为严重,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也造成环境污染[2]。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的可持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小麦
      春小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