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载频次】 |
★★★★★ |
【作者】 |
张千帆;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政府学博士; |
【文献出处】 |
比较法研究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
【摘要】 |
此处文章的论题是作者从“认真对待宪法”这一命题中捕捉到的。事实上 ,“认真对待宪法”这个命题本身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尚处在启蒙的初期 ,另一方面更表明我们许多学者对于法治和宪法理解的偏颇。在一个法治国家中 ,大体不会有太多的人激情地呐喊“认真对待宪法” ,因为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是一个制度本身设定的客观存在问题 ,而不是一个人们认真不认真对待的主观认识问题。作者从这感性的命题中发现理性的问题 ,可谓敏锐和深刻。一个法治社会必定是一个理性设计和操作的社会 ,而不是一个感性呼吁和激情打造的社会。中国人容易感情用事 ,结果往往导致偏激。谈论义务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权利 ;谈论权利的时候 ,又往往忽略义务。谈论宪法的时候 ,又以为宪法无处不在。本文作者从所谓的“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着手 ,提出了一个所有学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即公法和私法的关系究竟如何 ?公法对私法的影响与干预究竟在何时发生 ,在何种程度上发生 ?作者从较为广阔的视角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通过原理的阐释 ,制度的分析 ,经验的比较 ,实践的总结 ,最终得出了具有理论和经验依据 ,颇有说服力的立论。价值所在 ,至少对“认真对待宪法”和“宪法司法化... |
【更新日期】 |
2005-08-19 |
【分类号】 |
D921 |
【正文快照】 |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无疑是应该受到认真对待的。这一命题同时包含两个方面:〔1〕一方面,宪法必须具有实际的法律效力,并最终通过宪政审查体现出宪法效力的“强形式”;另一方面———即本文所要论证的,宪法效力在范围上是有限的。在不允许忽视宪法效力的同时,我们必须防止? |
|
【相似文献】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
|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
 |
|
 |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
 |
|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
|
|
|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