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社会性别:从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Gender: From Essentialism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下载频次】 ★★★★★
【作者】 郭爱妹;
【英文作者】 GUO Aimei(Ginling Women's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南京;
【文献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社会性别; 本质论; 社会建构论; 女性主义心理学;
【英文关键词】 gender; essentialism; social constructionism; feminist psychology;
【摘要】 传统心理学将社会性别看作是个体内在的、持久稳固的、与个人的社会政治历史情境相分离的特质。社会性别建构论则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对上述社会性别本质论的普适性、性别政治、男性中心主义及方法论等问题提出了批判性质疑,认为社会性别并不是女性或男性内在的特质,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性别建构论有利于打破心理学的保守主义倾向,促使心理学家关注社会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摆脱本质论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社会性别建构论倡导多元思维方式,使主流心理学界公认应采取多种研究方法以增加研究结论的效度。
【英文摘要】 Essentialist views of modern psychology construe gender as resident within the individual, a quality or trait describing one's personality, cognitive process, moral judgment, etc. The paper challenges and criticizes the essentialist views on gender from social constructivist views, and advocates that gender is not a trait residing within the individual, but a social construction that resides in social interchange. The recognition of gender as a social construction has impacted on psychology discipline most ...
【分类号】 C913.14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传统心理学将社会性别看作是内在的、持久稳固的、与个人的社会历史政治情境相分离的特质;认为性别差异是女性与男性的内在本质,男性应具有男性化特质,女性应具有女性化特质。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社会建构论对这种本质论的观点提出了批判性质疑,认为社会性别并不是女性或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学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恋爱、家庭、婚姻
     两性问题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