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神经支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The Innervation of the Rabbit'S Ganshu and Pishu Points
【下载频次】 ★★☆
【作者】 任晓玲; 赵慧英; 逄国梁; 陈树林;
【英文作者】 REN Xiaoling1; ZHAO Huiying1*; PANG Guoliang2; CHEN Shulin1(1.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2.The general station of aniamal nunsbandry and veterinary of shaanxi provime; Xi'an; 710000);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陕西西安710000;
【文献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 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脾俞穴; 肝俞穴; 神经支配;
【英文关键词】 ganshu point; pishu point; innervation; rabbit;
【摘要】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神经支配。结果表明,脾俞穴的标记细胞出现于T6-L1背根节、椎旁节和脊髓腹角,高峰节段为T8-T11;肝俞穴的标记细胞出现于T5-T12背根节、椎旁节和脊髓腹角,高峰节段为T7-T10;而相应非穴区的标记细胞仅分别出现于T7-T10和T8-T11节段,且数目明显少于穴区侧。表明穴区是神经末梢相对集中的部位,受初级传入、交感节后和躯体运动三种纤维成分的支配,且支配范围广泛,具有既分散又集中的分布模式。
【英文摘要】 The innervation of the rabbit's Ganshu and Pishu points was studied by HRP method.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labeled neurons of Pishu point were observed at segments T6L1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the paravertbral ganglion (PVG) and the spinal cord venterior horn,and concentrated in T8T11 segments. The labeled neurons of Ganshu point were found at segments T5T12 of DRG, PVG and the spinal cord venterior horn,and concentrated in T7T10 segments.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labeled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557)
【分类号】 S853.61
【正文快照】 脾俞穴和肝俞穴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胆囊炎、肝炎、黄疸、胆结石及脾性贫血等疾病。临床实验也证实脾俞穴和肝俞穴与内脏机能密切相关[1-2],穴区与非穴区的生理效应有明显差异[3]。但有关其作用机理的直接形态学证据却较少[4-5]。为此,本实验用HRP法研究了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动物医学(兽医学)
    中国兽医学
     中兽医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