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CHANGES OF LTPID PEROXIDATION OF INFEICTED SOYBEAN WITH DIFFERENT RESISTANT LEVEL TO Cercospoora Sojina Hara
【下载频次】
【作者】 廖林; 庄炳昌; 刘玉芝; 谢雪菊; 王玉民; 徐豹;
【英文作者】 Liao Lin Zhuang Bingchang Liu Yuzhi Xie Xueju Wang Yumin Xu Bao(Soybean Institute; Jilin Academy of Agei. Sci. );
【作者单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文献出处】 大豆科学 , Soybean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1993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大豆; 大豆灰斑病; 脂质过氧化;
【英文关键词】 Soybean ( G. max); Cercospoora sojina hara ( Lipid peroxidation;
【摘要】 以三个抗灰斑病和三个感病品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叶片中过氧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且有感病品系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抗病品系的趋势;2.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所增加,感病后感病品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抗病品系的;3.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所有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4.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感病品系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
【英文摘要】 Three resistant lines and three susceptable lines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SOD activity of all lines increased when infected by Cercospoora Sojina Hara , and the SOD activity of susceptable lin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sistant lines. 2. the POD activity increased for all lines when infected, but the pod activity of susceptable lin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sistant lines. 3. The ascorbic acid contents of susceptable lin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esistant lines either or 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正文快照】 大豆灰斑病(CercosPooraSojt’na Hara)在我国大豆产区普遍发生,而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它能危害大豆的叶片、茎、荚、籽粒等部位,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引起大豆界的广泛重视。有关大豆灰斑病的研究已有很多有益的工作。但主要集中于抗源的筛选、鉴定[11〕,病原菌的生物?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