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综合农艺措施产量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的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tton Yield in Cotton Growing Area Along Yangtse River and its Optimal Scheme
【下载频次】
【作者】 唐胜; 李文才;
【英文作者】 Tang Sheng; Li Wencai (Cotton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qing 246001);
【作者单位】 安徽省农科院安庆棉花研究所;
【文献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1992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棉花; 高产综合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沿江棉区;
【英文关键词】 Cotton; Comprehensive agronomic measures with high yield; Mathematical model; Optimal scheme; Cotton growing areas along Yangtse River;
【摘要】 以氮、磷、钾、密度及果枝数五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取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案,经田间试验后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棉区以密度和钾肥对产量影响最显著。≥75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为N10.45~11.05公斤/亩,P_2O_53.92~4.10公斤/亩,K_2O10.65~11.20公斤/亩,密度3410~3510株/亩,果枝数16.06~16.30台/株。
【英文摘要】 Taking N, P_2O_5,K_2O, plants per mu and numbers of fruiting branches as variable, adopting quadratic regression revalution disign with five factors, after feilds testing and comutes treatment, the authors established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model. The factor effects and optimal schemes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grades of yield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effect of density (plants per mu) and K_2O in the cotton growing areas to yield were remarkable. (2) The optimal plan with≥75kg p...
【更新日期】 2006-04-03
【正文快照】 棉花产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要达到系统输出的最优化,必须了解系统中各因子的功能及内部联系,并使其充分协调。传统的栽培研究往往缺乏从整体出发,不能定量地阐明因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进行综合影响的复杂关系,难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近代回归设计理论和系统工程学

xxx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