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作者】 马永林;
【作者单位】 贵州威宁县植保站;
【文献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1988年 05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梨级星病; 侵染来源; 侵染条件; 消长规律; 防治试验;
【摘要】 1985—1987年对威宁县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效果观察表明,梨黑星病初侵染源主要是在病叶、病果中越冬的未成熟的子囊壳于次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其次是带菌的芽鳞和枝条。与其他地方报道略有差异。梨幼果期就能感病,病菌潜育期一般20多天,可用子囊孢子的出现来预测初侵染期。在威宁县一般3月15~20日喷第一次药,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20天喷药一次,共4次;以锌铜波尔多液代替波尔多液效果显著。药剂防治主要取决于冬季在梨树冠上下施药是否均匀以及第一次用药时期和间隔时间。
【正文快照】 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na Aderh)是我国梨树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威宁县自198 1年以来连年加重,尤以哈喇河上游的小米乡~带更为显著。一些比较感病的品种如木瓜梨(感病最早)、黄梨、九月梨(后期感病最重),在流行年份果实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有些果园果实儿乎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xxx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