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Rhz2、Rhz3精细定位及地下茎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Fine Mapping of Rhizome Gene Rhz2、Rhz3 and Identification of Rhizome-Specific Genes by Genome-wid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in Oryza Iongistaminata
【作者】 胡凤益;
【导师】 黎志康;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2-05-14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
【关键词】 长雄野生稻; 地下茎; 精细定位; 基因芯片;
【英文关键词】 Oryza longistaminata; Rhizome; Fine Mapping; DNA Microarray;
【中文摘要】 一年生的栽培稻品种在坡地种植时会导致土壤侵蚀并降低农民的收成,具有地下茎性状的多年生栽培稻品种能够在生产稻米的同时减少土壤侵蚀进而提高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地下茎的长雄野生稻是多年生稻作品种遗传改良中多年生性状和地下茎性状的逻辑供体。但是,通过传统杂交育种方法获得具有多年生性状的栽培稻品种的努力一直未取得成功。稻属地下茎的生长特性受到许多基因的控制,而与地下茎起始和生长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是不清楚的。为了有助于对地下茎性状分子机制的了解,我们利用基因精细定位和芯片技术,在水稻第三染色体和第四染色体上分别精细定位了以前初步分子定位的地下茎基因Rhz2和Rhz3,同时,对地下茎生长点、地下茎节间、地上茎生长点、地上茎节间和嫩叶进行全基因表达谱分析,以此来完善我们在分子水平对地下茎发育的理解。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MAS),结合地下茎的有无、花粉育性、花药开裂等性状,从包含有5261个单株的F2群体中筛选了4个F2单株自交形成F3群体后进行地下茎基因Rhz2和Rhz3的精细定位。研究结果证实了以前发现的两个显性互补基因Rhz2和Rhz3控制地下茎表达的遗传规律;地下茎基因Rhz2精细定位在长雄野生稻基因组...
【英文摘要】 Cultivation of annual rice on steep hillsides causes soil erosion and reduces farm productivity. A perennial, rhizomatous rice cultivar would produce food and reduce erosion, subsequently, increase food and ecosystem security. A logical donor of the perennial and rhizomatous traits is Oryza longistaminata, a perennial wild rice that produces rhizomes. However, traditional breeding efforts to transfer the trait have not yet been successful. The rhizomatous growth habit in rice is controlled by many genes, an...
【更新日期】 2012-06-18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黎志康    导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1] 孙帆.水稻抗旱相关小RNA的鉴定及差异表达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2] 杨圣.水稻抗逆候选基因OsSTAP1的功能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3] 柴路.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系定位水稻全生育期耐盐QTL[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 Nguyen Chi Vuong.利用黄华占背景选择导入系群体进行中国和越南水旱条件下与产量相关源库构成因子的遗传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5] HOANG LONG.利用双向导入系和重组自交系进行水稻卷叶及产量组分性状的QTL定位[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6] 潘雅姣.水稻干旱胁迫全基因组表达谱及DNA甲基化变化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7] HOANG LONG.绿色超级稻品系在越南的评价及水稻卷叶性状的QTL联合定位[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8] Mwenda Emelin.水稻不同遗传力的数量性状在中国和赞比亚4个环境下的遗传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9] 梁云涛.水稻复合回交导入系群体高产、抗病性评价筛选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10] 王小倩.利用双向回交导入系和种质资源剖析水稻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野生稻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