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大豆的杂种优势和杂种产量的数量遗传学解析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Heterosis and Quantitative Genetic Dissection of Yield of Hybrid Soybean
【作者】 杨加银;
【导师】 盖钧镒;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作物遗传育种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南京农业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2-02-23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双列杂交; 配合力; 遗传距离; 亲本系数; 主-微位点组; SSR标记; 单标记分析; 优异等位变异;
【英文关键词】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Heterosis; Diallel cross; Combining ability; Genetic distance; Coefficient of parentage; Major-minor locus groups; SSR marker; Single marker regression analysis; Elite alleles;
【中文摘要】 借鉴玉米、高粱和水稻等作物上的成功经验,利用杂种优势是实现大豆产量突破的重要途径。随着大豆“三系”的配套和杂交种的选育成功,大豆杂种优势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但是要使杂交种真正应用于生产,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大豆杂种优势相关的遗传基础研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研究选用来源于我国黄淮地区和美国的熟期组Ⅱ~Ⅳ的8个大豆亲本品种,2002-2004年每年按Griffing方法Ⅳ配制28个双列杂交组合,2003-2005年连续3年进行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和室内品质检测。选用300个SSR标记,对8个大豆亲本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本研究分析了该组大豆亲本间杂种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的表现和杂种优势、产量性状的亲本配合力、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应用基于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的主-微位点组分析方法,解析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构成及其效应;并应用基于回归的单标记分析方法,检测与大豆产量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剖析杂交组合的等位变异构成。为深入理解杂种优势的遗传构成和大豆杂种产量的聚合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黄淮大豆亲本间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黄淮地区8个大豆亲本...
【英文摘要】 The exploitation of heterosis was one of few milestones in the r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leading to big jump in crop improvement in 20th century.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increase yield and improve quality in several major crops, including maize, sorghum and rice. In order to apply heterosis more efficiently, scientists have made every effort for a long time to probe into the genetic basis and the method of prediction for heterosis. The develop...
【更新日期】 2012-03-27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盖钧镒    导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1] 罗伟.野生大豆(G. soja)蛋白质含量基因GsPro20.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初步验证[D]. 南京农业大学,2022
[2] 张雅轩.野生与栽培大豆百粒重分化位点qSW4.1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功能分析[D]. 南京农业大学,2021
[3] 刘再东.杂交育种中组合优化的多性状QTL-allele指数选择法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D]. 南京农业大学,2021
[4] 王磊.大豆苗期株型和生理性状的高通量光谱测定、生物量建模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南京农业大学,2021
[5] 任秋燕.大豆花叶病毒SC8株系抗病片段内两个候选基因的功能鉴定[D]. 南京农业大学,2020
[6] 张林林.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区域分化[D]. 南京农业大学,2019
[7] 谷胜玉.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7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2017
[8] 赵凯.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D]. 南京农业大学,2019
[9] 贾慧颖.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病位点R_(SC3)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南京农业大学,2019
[10] 吕铎.我国栽培大豆资源群体籽粒嘌呤含量的变异和遗传解析[D]. 南京农业大学,2016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大豆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