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黄土区白榆/刺槐混交林生长动态与生态功能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udy on Growth Dynamic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and Ulmus Pumila Mixed Forest in the Loess Plateau
【作者】 秦娟;
【导师】 上官周平;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生态学
【学位年度】 2009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0-04-13
【关键词】 白榆; 刺槐; 混交林; 生理生态; 生长动态; 黄土区;
【英文关键词】 Ulmus pumila; Robinia pseudoacacia; mixed forest; physiological ecology; growth dynamics; the Loess Plateau;
【中文摘要】 以黄土高原地区白榆纯林、刺槐纯林及三种比例混交林(白榆:刺槐=2:1;白榆:刺槐=1:1和白榆:刺槐=1:2)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陕西省杨陵区二年的田间实验观测,对土壤与植物养分含量、叶片结构特性、根系特性与土壤呼吸、光合生理特性以及植物生长特性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黄土高原区白榆/刺槐混交林植物生理特性与生态功能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黄土高原混交林植物生长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策略,并为黄土高原混交林造林模式的选择以及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阐明了黄土区白榆纯林、刺槐纯林及三种不同比例混交林土壤-植物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混交林地土壤N素、P素及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两种纯林地有所增加,尤其是混交比例为白榆:刺槐=1:2(1B2C)对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幅度更大;植物不同器官N、P含量在叶中较高、茎中较低,三种混交林植物N、P含量为:1B2C > 2B1C(白榆:刺槐=2:1)> 1B1C(白榆:刺槐=1:1),说明由于刺槐的引入,提高了混交林地土壤的养分水平,也增加了两植物体内N、P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尤其是增加了混交林白榆植株对N、P营养的吸收,其...
【英文摘要】 Pure Ulmus pumila, pure Robinia pseudoacacia and three kinds of proportion mixed forests (Ulmus pumila: Robinia pseudoacacia =2:1; Ulmus pumila: Robinia pseudoacacia =1:1 and Ulmus pumila: Robinia pseudoacacia =1:2) were studied in the Loess Plateau. Through two years fiel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in the Yangling District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soil and plant nutrient content, leaf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root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respirati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
【更新日期】 2010-05-10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上官周平    导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朱晓月.水分与培肥方式对风沙土土壤质量的改良及其与豆科植物生长的互馈机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2] 杨乐.刺槐-根瘤菌共生体系对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的微生物驱动机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3] 邓香港.绿水青山提质增效技术与地域发展模式[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
[4] 王光燚.黄土高原草地根系残体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5] 陈磊.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土壤碳氮对氮素富集的响应动态及机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 尚玉婷.硫化氢在大豆幼苗响应铁缺乏适应性中的作用[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7] 王凤娇.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评价及其质量提升策略[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8] 章文佳.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9] 张志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及土壤水碳关系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10] 王丽芳.大穗型小麦品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林业
   林业基础科学
    森林生物学
     森林生态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