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题名】
Research on Prediction for Parasitic Parameters and Crosstalk in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作者】
王瑞宝 ;
【导师】
高印寒 ;
【学位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专业名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学位年度】
2011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吉林大学;王瑞宝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8-05
【关键词】
电磁兼容 ;
寄生参数 ;
串扰 ;
汽车线束 ;
镜像法 ;
蒙特卡罗法 ;
非均匀媒质 ;
【英文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compability ;
parasitic parameters ;
crosstalk ;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
image method ;
Monte Carlo method ;
inhomogeneous media ;
【中文摘要】
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纵性追求的提高,车载电子设备数量增长,复杂性增加,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加剧了这种趋势。汽车电子设备遍布车身各处,不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线束紧密相连。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束沿着车体和车辆底盘密集分布,普通汽车中的线束一般可超过1000根,总长可达2000米。在如此紧密联结情况下,各个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日趋严重。干扰信号沿着四通八达的汽车线束传导到电子设备,对设备性能产生影响。汽车线束串扰是最重要的传导干扰,它能增长临近导线噪声水平,破坏数据,影响系统的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使得汽车整体电磁兼容性能强烈下降。在汽车电磁兼容性能设计初期,串扰是首要的预测目标。串扰通过导线寄生参数的电感性耦合、电容性耦合产生,寄生参数是串扰产生的根本原因。
导线间寄生参数和串扰与导线在线束内的几何布置情况有关。汽车静态时,线束内导线对地高度和相互间距离不变,为确定性几何布置,寄生参数和串扰为确定性值。汽车运动时,汽车的加速、减速、震动等因素使导线对地高度和相互间距离发生变化,为非确定性几何布置,导线对地高度和导线间相互距离是随机变量,寄生参数和串扰是统计量。全文以线束几何布置为主线,提...
【英文摘要】
With the pursuit of higher vehicle safety, comfort and easy handling, the number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equipments increased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m increased, too. The hybrid vehicles and electric vehicles exacerbated the trend. The automotive electronic equipments were found all over the automobile body, and the different electronic equipments were connected closely through the wiring harness. The power lines and signal lines from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s laid down densely along the automobile chass...
【更新日期】
2011-09-09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高印寒 导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1] 江宇超.激光诱导炽光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D]. 吉林大学,2016
[2] 李广年.复杂曲面拟合与误差分析研究 [D]. 吉林大学,2016
[3] 陈健.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 [D]. 吉林大学,2016
[4] 陈猛.光学汽油机燃烧过程模拟与试验研究 [D]. 吉林大学,2016
[5] 刘强.重型商用车驾驶室内声品质预测分析技术 [D]. 吉林大学,2016
[6] 司盟.基于激光自发拉曼散射的气体标定试验研究 [D]. 吉林大学,2016
[7] 王举贤.PWM逆变器共模传导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D]. 吉林大学,2016
[8] 陈磊.基于ABAQUS的生物质固化成型机的研究与分析 [D]. 吉林大学,2014
[9] 王建新.铝合金件的数控加工与夹具设计 [D]. 吉林大学,2015
[10] 郝英凯.排气道策略HCCI模拟与试验研究 [D]. 吉林大学,20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