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分子印迹微流控手性分离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Molecular Imprinting Microfluidics for Chiral Separation
【作者】 曲平;
【导师】 鞠熀先;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分析化学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南京大学;曲平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1-04-07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
【关键词】 微流控分析; 微芯片; 微流控装置;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手性分离; 表面印迹; 磁性纳米颗粒; 开管柱; 填充柱; 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 微芯片电色谱; 电化学检测; 氨基酸; 氧氟沙星;
【英文关键词】 microfluidic analysis; microchip; microfluidic device;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enantioseparation; surface imprinting; magnetic nanoparticles; open-tubular column; packed column; monolith;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microchip electrochromatography;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amino acid; ofloxacin;
【中文摘要】 手性化合物在生命体系中往往显示不同的生物活性,因而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极为重要。研究与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性拆分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给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微流控手性拆分的兴起使拆分平台芯片化,从而使拆分速度大大提高,试剂和样品用量减少至微升级,具有发展高通量和集成化的潜力。酶法拆分、色谱和电泳法手性分离均已在芯片上有所尝试,手性拆分方法在微流控芯片上的运用使拆分时间通常以秒甚至毫秒计算,体现了芯片手性拆分最为显著的优点,即拆分速度快。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新兴的人工抗体制备技术,制得的材料稳定性好、亲和能力强、对目标分子能进行特异性识别。以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作为固定相用于色谱法手性分离,不仅可以完全分离对映体,还可以预测其洗脱顺序。迄今为止MIT在微流控手性分离的应用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本论文首次将MIT用于微流控手性分离,并围绕此课题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开拓了其在微流控手性分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微通道内壁原位分子印迹用于手性分离和电化学检测 本文首次将MIT引入微流控分析领域,通过在微通道内原位印迹MIP实现快速手性分离。以...
【英文摘要】 Enantioseparation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since chiral compounds exhibit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biochemical systems. Exploring new enantioseparation techniques with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is urgent, and provides hug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to the researchers and market. Rec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fluidic enantioseparation provides feasibility for the miniaturized enantioseparation with short analysis time and low consumption of reagent and sample, showing a promising avenue for high-...
【更新日期】 2011-05-23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鞠熀先    导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1] 陈承涛.壳状微马达的制备及其运动性能研究[D]. 南京大学,2020
[2] 熊莹莹.细胞唾液酸化相关物质的荧光检测方法研究[D]. 南京大学,2019
[3] 许佩佩.基于聚多巴胺涂层金属有机框架的生物荧光传感器用于ATP检测[D]. 南京大学,2019
[4] 王亚伟.DNA浓度与结构的光谱检测方法研究[D]. 南京大学,2018
[5] 马秋琳.蛋白质标志物的质谱传感新方法研究[D]. 南京大学,2020
[6] 严利文.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成像[D]. 南京大学,2016
[7] 贾丽.基于MoS_2和WS_2的多功能纳米探针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D]. 南京大学,2015
[8] 李妙琪.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重金属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D]. 南京大学,2015
[9] 刘悦婷.新型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及其在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D]. 南京大学,2014
[10] 王鹏.基于量子点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 南京大学,2014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生物科学
  生物化学
   一般性问题
    生物化学技术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