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广东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udies 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Germplasm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作者】 沈程文;
【导师】 黄意欢; 黄建安;
【学位授予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茶学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湖南农业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8-04-23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SRAP; AFLP; ISSR;
【英文关键词】 Tea Plant; Genetic Diversity; Phenotypic Traits; SRAP; AFLP; ISSR;
【中文摘要】 茶树育种和资源保存的成功依赖于对基因库资源遗传变异的数量、分布及其进化关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利用传统的形态和农艺性状相结合考察茶树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比较困难,而分子标记则是研究茶树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采用形态鉴定与SRAP、AFLP、ISSR3种分子标记对25份广东茶树种质资源和5份对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类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采用10个表型性状对30份茶树种质进行鉴定和分析,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2.15%。其中茸毛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41%,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芽叶生育期,为18.52%。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30份种质被分为4组:第1组有17个品种,第2组有10个品种,第3组为云南大叶种和凌云白毛茶2个对照品种,第4组仅海南大叶种1个对照品种。 2.首次将SRAP标记应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用21对SRAP引物对30份种质基因组DNA的分析,共扩增出127条带,其中114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88.67%。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6.05个和5.43个。在遗传距离0.3880处,30份茶树种质分为A、B、C三类,其...
【英文摘要】 The tea[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breeding and resources preservation depend on the fu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amount,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Gene Tank.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the tea's inherited disorders and evolution by traditional measures such as form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analysis, while molecular marke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study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in twenty-five local cultivars of the...
【更新日期】 2008-07-01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经济作物
    饮料作物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