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新疆哈尔里克山古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Harlik Mountain, in Xinjiang Since the Paleozoic
【作者】 孙桂华;
【导师】 李锦轶;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构造地质学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7-12-19
【关键词】 新疆东部; 哈尔里克山;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俯冲型造山带;
【英文关键词】 eastern of Xinjiang; Harlik mountain; structural deformation; tectonic evolution; subduction-type orogen;
【中文摘要】 了解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特点,是研究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获得造山带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板块演化角度看,造山带可以划分为俯冲型造山带和碰撞型造山带。哈尔里克山位于新疆东部,吐哈盆地东北缘,天山山脉东北部,构造位置上处于准噶尔造山系与天山造山系的交汇部位,古生代期间长期属于板块俯冲带的上盘,是开展俯冲型造山带构造变形研究,了解俯冲型造山带地壳形成演化的理想地区。 作者在该区做硕士学位论文发现,哈尔里克山南麓小铺一带变质岩的变质、变形年龄为290Ma左右,属于前人提出的“塔里木盆地以北的新疆北部地区320~280Ma为后碰撞演化”阶段时限范围,当时获得的构造变形资料,并不支持前人关于其运动学特征及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显然,该区尚需详细的变形构造研究。 本文选择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路线地质构造调查和关键地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及室内显微结构观察、石英岩组分析和构造热年代学(Ar-Ar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取得了如下新进展: 1、系统重建了哈尔里克山晚古生代以来的变形...
【英文摘要】 Being one major content of orogenic evolution, study of deformation histor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veal the kinematics and/then discus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orogen. In the view of the plate-evolution, orogen is common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ones. Being the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Tianshan orogen, the Harlik range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u-Ha basin, east Xinjiang, NW China. In the view of tectonics, the Harlik Mountain is situated at the...
【更新日期】 2008-01-04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李锦轶    导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1] 朱志新.新疆南天山地质组成和构造演化[D].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
[2] 冯乾文.中亚地区古生代晚期地球动力学环境[D].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
[3] 宋明春.山东省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D].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
[4] 孙桂华.新疆哈尔里克山古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D].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天文学、地球科学
  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构造运动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