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Genetic Diversit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Populations at Varying Altitudes in the Wolong Natural Reserve of China
【作者】 陈国娟;
【导师】 李春阳;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学科专业名称】 植物学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7-11-16
【关键词】 中国沙棘; 海拔; 遗传变异; 遗传结构; 分子标记;
【英文关键词】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elevation; genetic variation; genetic structure; molecular marker;
【中文摘要】 中国沙棘是一种雌雄异株、风媒传粉的灌木或乔木,在中国西南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有广泛的分布。本研究以采集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1800m、2200m、2600m、3000m、3400m)梯度的中国沙棘天然群体为材料,以ISSR和AFLP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遗传结构,旨在了解卧龙地区中国沙棘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遗传多样性在群体间、群体内以及雌雄亚群体间的分布和特征,为中国沙棘树种的遗传改良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遗传研究背景与实验依据。同时探讨ISSR、AFLP和RAPD三种标记对中国沙棘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和群体间遗传结构的评估能力和各自的优缺点。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ISSR和AFLP分析都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中国沙棘群体拥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h=0.249,H_T=0.305)。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卧龙自然保护区多变的气候条件和生境的异质度大有关。 2.ISSR和AFLP都揭示出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沙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增加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中海拔群体(2200m和2600m)比高海拔群体(3000m和3400m...
【英文摘要】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a dioecious and deciduous shrub species, occupies a wide range of habitats in the Wolong Nature Reserve, Southwest China. Our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 of genetic vari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five natural populations of 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occurring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that varied from 1,800 to 3,400 m above sea level in the Wolong Natural Reserve, by using ISSR and AFLP markers to guide its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germ...
【更新日期】 2007-12-21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李春阳    导师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 薛喜枚.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遗传多样性的RAPD及AFLP分析[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
[2] 王翔.青海杨不同种群对不同水分和施肥的反应差异[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
[3] 吕卓璇.中国西南地区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4] 玄祖迎.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对增强紫外辐射、干旱和喷施脱落酸的生态生理响应[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
[5] 赵春芳.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
[6] 尹春英.青杨组不同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
[7] 姚银安.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和F.esculentum Moench.)对紫外线B辐射的响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8] 段宝利.遮荫与外源脱落酸喷施对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不同种群抗旱性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9] 任健.青杨组(Populus section Tacamahaca Spach)不同种对增强UV-B的反应差异[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10] 彭幼红.青藏高原东缘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遗传多样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生物科学
  植物学
   植物细胞遗传学

农业科学
  林业
   森林树种
    阔叶灌木
     沙棘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