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侦查构造论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udy o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Structure
【作者】 黄豹;
【导师】 刘根菊;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诉讼法学
【学位年度】 2006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政法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6-08-08
【关键词】 侦查构造; 诉讼构造; 侦查程序; 侦查权; 司法控制;
【中文摘要】 构造是指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组织和运作的相互关系,体现的是各个组成要素间的运作动态和形式静态的有机统一。我国传统上对诉讼构造研究较多,诉讼构造主要探讨的是审判程序中控诉、辩护、审判三方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但对审前程序特别是侦查程序的研究较少。侦查构造理论就是研究参与侦查程序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理论科学体系。本文通过对侦查构造的概要、基础理论、形态等的分析,重点论证了侦查构造的主体和运行体系,并对我国的侦查构造进行了有益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共分六章,约二十三万字,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侦查构造概要。本章首先从构造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作为研究对象的构造的提出渊源及相关概念的比较。其后对中外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剖析。通过对刑事诉讼构造研究范畴的认识,引出侦查构造的概念,以及侦查构造的研究意义。最后从诉讼构造理论发展、侦查目的的独立性、部分国家的立法实践,重点论证了侦查构造的独立研究价值及范畴。 第二章侦查构造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从目的及侦查目的出发,论证了侦查目的的性质和侦查目的对侦查构造的决定作用。通过对权力的本质...
【英文摘要】 Structure is interrelationship about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s among inner parts, which manifests each compositional factor's operational tendency and formal static state organically unifies. Structure includes two aspects of the contents : On the one hand isthe specific essential factor structure------any structure is composed by the specificessential factor;On the other hand displays for various essential factor's status and mutually relations, and various essential factors mutual relations is their arr...
【更新日期】 2006-10-24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刘根菊    导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1] 龙子昂.我国审前羁押听证程序的确立[D]. 中国政法大学,2012
[2] 李帅胜.论简易刑事程序中的人权保障[D]. 中国政法大学,2012
[3] 徐学娜.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4] 马宁.逮捕的正当性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5] 刘茜.我国刑事一审审限问题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6] 仇春子.论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7] 王然.论公诉权司法制约程序[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8] 蔡燕南.监视居住保留论[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9] 李岩.侦查程序中之隐私权保护[D]. 中国政法大学,2009
[10] 王磊.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之审判程序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9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政治、法律
  法律
   法学各部门
    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