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Studies on the Heterosi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 in Liriodendron
【作者】 李周岐;
【导师】 王章荣;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林木遗传育种
【学位年度】 2000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李周岐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6-03-02
【关键词】 鹅掌楸属; 杂交育种; 杂种优势; 杂种识别; RAPD;
【英文关键词】 Liriodendron; cross-breeding; heterosis; hybrid identification; RAPD;
【中文摘要】 本文以杂交育种为主线,以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为主要手段,从亲本选配、杂交技术、杂种识别、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对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种间杂种优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 杂交亲本的选配。中国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及杂种马褂木类群间及类群内个体间在花粉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交配系统间及同一交配系统内不同交配组合间杂交亲和力不同。在1 年生苗高(H)和地径(GLD)性状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母本效应均占较大的方差分量,并在地径性状上达到统计上的极显著程度,而特殊正反交效应及父本效应则可以忽略,说明在苗高和地径性状上均存在明显的加性遗传变异,同时也涉及母体和(或)细胞质遗传现象。因此,花粉品质、杂交亲和力和一般配合力应作为亲本选配的重要依据;基于RAPD 标记的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子代1 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表现为二次曲线相关,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35(H)和0.5090(GLD),达极显著(H,P<0.01)和显著(GLD,P<0.05)程度,说明利用亲本间遗传距离进行鹅掌楸亲本选配和杂种优势预测是可行的。 ...
【英文摘要】 Using cross-breeding as main thread and moleculer markers technique as main means, the heterosi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 in liriodendron was studi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d choice of parents, Cross-breeding technique, Hybrid identification, 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and so on.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pollen quality is quite different among L. chinense, L. tulipifera and their interspecific hybrid and individual trees within a species ( or hybri...
【更新日期】 2006-11-17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王章荣    导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1] 柳新红.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选择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05
[2] 惠利省.马褂木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理学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10
[3] 季孔庶.马尾松扦插繁殖与矿质营养的生理遗传学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1996
[4] 李周岐.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00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林业
   森林树种
    阔叶乔木
     鹅掌楸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