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题名】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ndisturbed Soft Clay before And after Freezing And Thawing
【作者】
杨国清 ;
【导师】
杨平 ;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
【学科专业名称】
岩土工程
【学位年度】
2016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南京林业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17-01-03
【关键词】
软土冻融作用 ;
物理性质 ;
压缩性 ;
抗剪强度 ;
差异性 ;
【英文关键词】
freeze-thaw of soft soil ;
physical properties ;
compressibility ;
shear strength ;
difference ;
【中文摘要】
随着软土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大量开发,人工冻结法以其超强的适用性与技术可靠性而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地下工程建设中,如隧道联络通道及泵站施工、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地铁修复工程等。而人工冻结法应用过程中,土体的冻胀融沉作用使得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发生变化,通过对原状土与冻融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性分析,可以合理预测和控制土体的冻胀融沉并成为相关工程设计的依据,促进人工冻结法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以宁波黏土这一软土地区典型土层为研究对象,选择冻结冷端温度和解冻条件为影响因素,进行土体的冻胀融沉试验,并对冻融土及其原状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冻融前后原状软土含水率、干密度、比重、界限含水率、孔隙比、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和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力学特性的差异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冻融作用单向冻结使得试样含水率重分布,试样上端含水率减小,中下部分含水率增大。冻结冷端温度越低,冻融作用对土体含水率重分布影响越小。相比于强制解冻,自然解冻冻融作用对土体含水率重分布影响更强烈。(2)冻融作用使得土体的干密度减小。试样干密度受冻融作用影响程度从上端至下端逐渐增大。土样干密度受到冻融作用的影响程度随冻结冷端温度降低而减小;不同于自然...
【英文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in soft soil area, artificial freez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soft soil area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its superior reliability and technical suitability, such as construction of tunnel connecting passage and pumping station, reinforcing soil for departure and reception of shield, metro repair works, etc. And when the artificial freezing method is used in construct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soil,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
【更新日期】
2017-02-20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杨平 导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1] 刁鹏程.有无补水及荷载对粉质黏土冻胀性影响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9
[2] 陶勇.江北新区基坑群分坑施工时序与基坑变形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20
[3] 马俊.平面斜交联络通道水平冻结法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9
[4] 吴繁.地铁振动荷载下软土地层冻融水泥土静动力特性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8
[5] 江汪洋.冻结粉质黏土强度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7
[6] 赵亮.软弱地层端头长臂水平冻结及自然解冻规律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6
[7] 杨国清.原状软土冻融前后物理力学特性差异性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6
[8] 沈阳.多排管人工冻结平均温度及厚度计算方法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5
[9] 吴利江.莞惠城际大朗站开挖与降水引起周边建筑沉降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4
[10] 董赛帅.南京地铁复合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物及河流关键参数研究 [D]. 南京林业大学,20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