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板栗仁褐变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英文题名】 Chestnut Kernel Browning Factors and Control Methods
【作者】 龚秀红;
【导师】 胡小松; 廖小军;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学位年度】 2003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农业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3-09-09
【关键词】 褐变; 单宁; 水分含量; Maillard反应; 杀菌;
【英文关键词】 browning; tannin; moisture content; Maillard reaction; sterilization;
【中文摘要】 本文对影响板栗仁的各种褐变因素—单宁、水分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加工方式及杀菌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的单宁含量证明栗仁单宁含量越高,褐变越严重。同时比较了三种提取栗仁单宁的方法,表明丙酮-水(6:4)体系提取板栗仁单宁,效果最好。降低板栗仁单宁后的试验证明单宁确实参与了板栗仁热加工时的褐变。而且,碱性条件下,单宁对褐变的影响更大。对加工前后板栗仁的碳水化化合物与游离氨基酸的测定表明还原糖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下降幅度比较大,而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等的含量变化不大。板栗仁水分含量与褐变的关系研究表明:50℃烘烤60min后炒制板栗褐变比较严重。PPO和POD的活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PPO的活力在75℃时基本消失,而POD在100℃以后才彻底消失。PPO的最适pH值为7,POD的最适pH值为4。不同加工处理和杀菌处理对褐变的影响表明,115℃比100℃引起的褐变要严重许多,尤其对于炒制更是如此,说明高温杀菌对于板栗仁褐变影响比较大。杀菌后,护色和未护色的板栗仁颜色差异显著,说明合适的护色剂能抑制高温杀菌后的褐变。最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设计...
【英文摘要】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estnut kernel browning including tannin , moisture content ,PPO, POD,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erilization were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Comparing the tannin content of different chestnut kernel part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showed that higher tannin content led to deeper browning; Meanwhile three tannin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cetone-water (6:4) had the best effect. The tannin -reduction experiment proved that tannin did take part in the chestnut kernel...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食品工业
    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