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闭
口供制度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本系统暂不支持迅雷或FlashGet等下载工具
【作者】 卫跃宁;
【导师】 陈光中;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诉讼法学
【学位年度】 2005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中国政法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5-07-11
【中文摘要】 口供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关于口供的概念、口供的作用、口供的收集、口供的审查判断、非法取得口供的效力以及作出口供者的基本权利等方面的原则、规则和具体制度的总称。口供制度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口供问题涉及到打击犯罪,更涉及到保护人权。对口供问题的不同处理,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民主、文明、法治的状况,体现着现代社会的和谐与人文关怀。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口供制度及相关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屡禁不止,致使冤案时有发生;重口供、翻供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公安司法机关。所以,对口供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证据理论,也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口供制度,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是笔者研究与写作该文的目的。论文共分八章对古今中外的口供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口供制度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有所裨益。 第一章口供释义。在本章中,笔者界定了口供的概念,提出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更名为口供的立法建议;分析了口供成立的条件、口供的内容、单位(法人)犯罪中的口供问题;研究了共犯1口供的证据属性,提出承认共犯口供的双重属性,有助于...
【英文摘要】 The institution of the accused statement refers to some norms, rules and detail regulations about the conception, the functions, the collection, the examination and judgment of statement of the accused, the admissibility of illegal evidences and the basic rights of defendants that are contained in legal provisions. Statement of the accused institution is the key part of the evidence institution. The statement of the accused is involved in both criminal punishment and human right protection. The different at...
【更新日期】 2005-09-23

【相同导师文献】

导师:陈光中    导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1] 王日春.证人特免权规则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11
[2] 李宜光.两岸律师辩护制度之比较[D]. 中国政法大学,2009
[3] 卫跃宁.口供制度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5
[4] 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2
[5] 阿尼沙.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11
[6] 倪寿明.司法公开问题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11
[7] 彭伶.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7
[8]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7
[9] 赵琳琳.刑事冤案问题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10]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政治、法律
  法律
   法学各部门
    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