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2 条
[1] 田志福. 元江水系越鳠的年龄、生长与种群保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田辉伍. 怒江两种鲃亚科鱼类的生物学与资源量初步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邓华堂. 缺须盆唇鱼的生物学及其资源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杜孝田. 元江越鳠的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5] 马国强. 棘头梅童鱼和黑鳃梅童鱼的形态学、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6] 李昂. 中、日白姑鱼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7] 张晓霞. 耳石形态对凤鲚、湖鲚和刀鲚识别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8] 王巍令. 斑尾复鰕虎鱼耳石成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9] 李科. 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唐鱼生境研究和保护生物学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10] 赵天. 基于耳石技术的唐鱼自然种群死亡特征和生活史策略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王英俊. 傅里叶分析在鱼类耳石形态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叶振江. 中国海洋鱼类耳石形态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曹烨. 冀西灵寿县石湖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及深部远景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
[4] 刘汉生. 唐鱼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护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 2008 .
[5] 陈国柱. 入侵种食蚊鱼与土著濒危物种唐鱼的种间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 2010 .
[6] 王琨. 兴凯湖翘嘴鲌肌肉品质及相关候选基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3 .
[7] 杜凤琴. 太湖小溪港野生鲤鱼耳石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
[8] 施培松. 匙吻鲟和鳙的生长、肌肉品质比较及FAS基因克隆与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
[9] 毕潇潇.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种群的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
[10] 张辉. 西北太平洋两种卵胎生鱼类(许氏平鲉和褐菖鲉)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1 条
[1] 张乐,李皎,丁悦秀,郑剑晖. 黄颡鱼个体繁殖力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1) .
[2] 颜云榕,熊春华,侯刚,卢伙胜. 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鳞片性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
[3] 陈国柱,方展强. 饥饿对唐鱼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 2007,(05) .
[4] 田辉伍,岳兴建,陈大庆,邓华堂,刘绍平. 怒江东方墨头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J]动物学杂志, 2010,(01) .
[5] 邓维德,赵亚辉,康斌,张春光,叶恩琦. 耳石在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学杂志, 2010,(02) .
[6]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耳石的生长特性[J]动物学杂志, 2012,(01) .
[7] 范海霞,吴志强,胡茂林. 鄱阳湖不同生长阶段短颌鲚生化成分和能量的变化[J]水产科学, 2011,(02) .
[8] 田志福,张家波,朱邦科,杜孝田. 元江水系越鳠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J]淡水渔业, 2010,(04) .
[9] 吴金明,张富铁,刘飞,王剑伟. 赤水河大鳍鳠的年龄与生长[J]淡水渔业, 2011,(04) .
[10] 李强,姚明予,周波,陈先均,龙治海,周传江,李孟均. 中华沙鳅人工繁殖技术初探[J]淡水渔业, 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