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
本文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更进一步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张书颖. 基于扩散理论的脉搏血氧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
[2] 赵莉. 反射式低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3 .
[3] 范静辉.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05 .
[4] 罗文志. 基于ARM的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7 .
[5] 丁洁莹.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自动监测分析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 2008 .
[6] 程俊波. 基于ARM系统的肌肉血氧检测仪的研究[D]燕山大学, 2009 .
[7] 潘霞莲. 基于LabVIEW的无线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D]江苏大学, 2010 .
[8] 董长敏. 羊水污染产妇胎盘中HIF-1a、VEGF的表达及胎盘病理分析[D]山东大学, 2012 .
[9] 李硕果. 脉冲式近红外无创检测技术研究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10] 李飞. 一种用于血氧测量和肝储备功能分析的脉搏分光光度计[D]吉林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甘广辉,童蕾,陈超敏. 基于低功耗蓝牙网络的家用胎儿监护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 2015,(08) .
[2] 纪秀,赵庆昕,张冬霞. 基于双波测量的血氧饱和度检测应用研究[J]华章, 2011,(36) .
[3] 廖月鲜,陆梅,陆爱金,陆迎艳. 中央网络监护系统在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6,(07) .
[4] 苏都都,刘立山,刘军传. 血氧信号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5] 王倩,孟军. 全产程胎儿电子监护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4,(04) .
[6] 李泽琼. 胎儿电子监护仪对高危孕妇胎儿宫内监测的意义分析[J]吉林医学, 2013,(20) .
[7] 魏莉. 间歇式胎心听诊与连续性胎心监护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 2015,(04) .
[8] 胡应桃. 第一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对低危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0,(20) .
[9] 张慧琳,沈宁,李乐之. 对胎心电子监护和间歇性胎心听诊的重新审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07) .
[10] 刘莉. 电子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29) .